蘇超的“火”和國足的“菜”形成了強烈對比!
早在國足輸給印尼,從世預賽出局的當晚;讓蘇超領頭羊南通隊取代國足,就一度在互聯網上被刷屏,讓前國足隊長范志毅破防。
但是自媒體也好,球迷甚至是平時不看球,只有國足比賽才來關注兩眼的非球迷也罷。他們不懂沒什么,因為沒有人會去要求自媒體、球迷對國足給出公正評價。但如果官媒親自下場帶節奏,事情的性質就完全變了。
在平臺上擁有7786萬粉絲的國內最權威媒體,在社交賬號上,用前國足隊長吳曦打越南躲球,和蘇超鎮江隊球員用面部擋住對方射門進行對比!并調侃吳曦“發型沒亂,但可惜了這個隊長袖標”!
之后受到巨大負面輿論影響,把這個作品刪了;但有江蘇本地轉載了這個作品,導致去年就已經離開國足的吳曦,又一次因為蘇超遭遇到了網暴。
然而雖然因為噴吳曦引發了很大的負面輿情,但同樣也有很多吃瓜群眾對于官媒下場帶節奏表達了支持,這就是中國足球目前的輿論環境。
而中國足球的輿論環境之所以這么差,不是因為自媒體,不是因為球迷,不是因為黑粉,而是這些專業媒體乃至權威媒體,自己為了流量瘋狂帶節奏,甚至是不斷放謠所導致的。
從2021年夏天到上屆足協高層被一鍋端之前,是中國足球歷史上輿論環境最差的一段時間。而當時的輿論環境之糟糕,要拜很多主流媒體所賜。
部分曾經恒大的鼓吹手,因為李鐵一開始沒用阿蘭、洛國富就瘋狂批判李鐵,甚至編纂出國家隊要求限制歸化球員上場人數的謠言。
他們不知道國足當時歸化了一堆前鋒,當時在西甲踢球的武磊也是前鋒,主教練沒有理由一上來就打破攻守平衡把一堆前鋒放上去么?他們不知道洛國富21年中超,出場時間從沒超過45分鐘么?
他們知道!但是這關乎到利益,且把歸化打造成受迫害的形象會引發共鳴有流量,他們自然沒必要說真話。
有媒體因為利益在當時攻擊陳戌源、李鐵,同樣也有媒體因為利益維護陳戌源、李鐵。比如說一向是以“誰接受我采訪就維護誰,誰不接受我采訪就黑誰”為原則的馬德興,上屆40強賽打完專訪了李鐵,上屆12強賽國足一上來被澳大利亞暴揍之后,他不去提李鐵戰術安排的問題,反而幫李鐵把輸球的鍋甩給聯賽。
22年世預賽打完,陳戌源在足協的頭號嫡系戴曉薇穿針引線,央視做了個專題,馬德興和另一位被招安的媒體人在央視鏡頭前公開力挺陳戌源留任。
到了22年年底,足球反腐已經全面開啟,陳戌源已經四面楚歌之時,有人捅出了陳戌源12強賽期間帶隊在西亞打麻將的違紀行為。但一部分被陳戌源收編的媒體,用睜眼說瞎話的方式公開跳出來反駁。
而近期中超聯賽最大的輿論熱點,當屬于根偉被某南方媒體咬上了。其實在4月,某位前著名媒體人/現經紀人就過來勸這位南方媒體算了。甚至說了句,于根偉當年連米盧都不鳥會來搭理你么?但那位南方媒體回了一句——于根偉不尊重XX報。
于根偉怎么就不尊重XX報了呢?23年該報主動找上門要給津門虎做慶功酒,被于根偉拒了。拒絕的理由是,沒什么值得慶祝的。
而在更早之前,津門虎有一個還在談判中的引援被XX報捅了出來,給俱樂部帶來了一定的影響,津門虎內部為此還進行了查內鬼。而那次風波之后,XX報跑津門虎的記者就在俱樂部內部被定性為不被歡迎之人。津門虎方面找了個該記者有紋身的理由,雙方就漸行漸遠了。
而伊萬下課,久爾杰維奇帶隊打東亞杯同樣是近期中國足球的熱點話題。對于伊萬下課,馬德興沒少批判足協,沒少批判足協的選擇。但其實馬德興本人,當初就是選擇伊萬的選帥小組成員。
以上這些案例,就是中國足球輿論環境的最真實體現——只有立場,只有利益,只要流量,沒有邏輯,沒有多少人真正希望中國足球好。
當專業的足球媒體、體育媒體都在不斷制造中國足球的黑流量,他們都不愿意中國足球有好的輿論環境,這些不怎么跑足球,不怎么接觸中國足球的綜合媒體,他們又怎么可能會對中國足球有最起碼的敬重呢?
這一次蘇超開始之后,光江蘇本地媒體,就多次放謠又辟謠;比如說武磊可能代表南京隊出戰,常州補招黃紫昌,再比如蘇超射手王是高中生。。。
當本地媒體都為了搶蘇超的流量不斷造謠,外地的綜合媒體,用蘇超球員諷刺吳曦,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?
因為在流量時代,沒有人在乎真相!